排尿障礙

尿滯留也能用水蒸氣消融術治療嗎?

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是一種相對新型的微創治療,

水蒸氣消融術利用高溫水蒸氣破壞攝護腺組織,使其逐漸萎縮,進而改善排尿症狀。

相較於傳統手術,水蒸氣消融術手術時間短,併發症較少,對性功能影響也較低。

「水蒸氣消融術是否適合用來治療尿滯留的患者?」

泌尿科醫師們對其適應症仍有許多討論。

其中一個不管醫師或患者都有興趣知道的是:

「水蒸氣消融術是否適合用來治療尿滯留的患者?」

攝護腺肥大若進展至合併尿滯留,一般來說可能代表攝護腺肥大較嚴重,且膀胱功能不佳。

通常此時建議接受傳統攝護腺電刀刮除手術或是雷射手術,治療的效果較能立竿見影。

然而,仍有部分患者身體狀況被評估不適合接受長時間麻醉或內視鏡手術,希望儘量降低手術風險。

這使得泌尿科醫師與患者更關注低風險、微創且有效的治療選項。

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能成為替代方案嗎?

文獻一:美國研究,Bassily et al, 2021

  • 回溯性分析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的49位患者
  • 患者年齡中位數 73 歲,攝護腺體積中位數 73ml
  • 治療前: 所有患者皆需導尿,殘尿量中位數高達 900ml
  • 治療 6 個月後:
  1. 術後尿管置放天數中位數:13天
  2. 49名患者中 43 人(87.8%)在6個月內成功拔除導尿管
  3. 6人仍然需要導尿(12.2%)
  4. 殘尿量中位數 78ml
  5. 排尿速度、攝護腺肥大症狀分數、攝護腺肥大相關生活品質分數均顯著改善
  6. 使用攝護腺相關用藥(alpha blocker, 5ARI)的患者數量顯著下降

文獻二:加拿大研究,Elterman et al, 2022

  • 前瞻性研究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的16位患者
  • 所有患者均曾嘗試拔除導尿管失敗
  • 患者年齡平均 68.7 歲,攝護腺平均體積84.4ml
  • 75%的患者有攝護腺中葉
  • 平均手術時間:6.1分鐘
  1. 術後第一個月:14位患者當中,有13位能夠自解尿液(1位患者忘記回診,1位患者術後失聯)
  2. 術後第三個月:14位患者當中,有14位無需導尿(1位患者忘記回診,1位患者術後失聯)
  3. 術後第六個月:15位患者當中,有15位仍能自行排尿(1位患者術後失聯)
  4. 術後均無嚴重併發症

文獻三:歐洲研究,Winkler et al, 2023

  • 回溯性分析因攝護腺肥大而接受水蒸氣消融術的92位患者
  • 其中26位患者在術前因尿滯留需要置放導尿管
  • 這26位患者都能在術後六週內拔除導尿管並自主解尿

三篇文章共通點:水蒸氣消融術在尿滯留患者中有良好療效,術後併發症少

✔️美國研究(2021):中位年齡 73 歲,87.8% 患者在 6 個月內成功拔除導尿管

✔️加拿大研究(2022):平均年齡 68.7 歲,100% 患者在 3-6 個月內成功拔除導尿管

✔️歐洲研究(2023):所有術前需導尿患者在 6 週內皆能拔管

  • 仍需更多長期研究來評估水蒸氣消融術在尿滯留患者中的持續療效
  • 共通點:水蒸氣消融術在尿滯留患者中有良好療效,術後併發症少
  • 不同點:歐洲研究時間較短(6 週 vs. 6 個月),但結果仍顯示高成功率

結語:對於無法接受傳統手術的尿滯留患者,水蒸氣消融術可能是一個安全且有效的選擇


上一篇文章:親密關係後,大家要怎麼照顧自己呢?
下一篇文章: